聯系人:楊先生
手機:15828702307(微信同號)
郵箱:422126368@qq.com
地址:內江市東興區興盛路416號
網址 : www.8763nmm.com
網址: www.內江園林綠化.com
5.2.4及時中耕除草,作業時不能傷根及造成根系裸露,宿根花卉萌芽期應特別注意保護新生嫩芽,同時及時剪除多余萌蘗。
5.2.5結合澆灌和中耕適量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和合理結構。
5.2.6宿根花卉花謝后應及時去除殘花、殘枝和枯葉,并加強肥水管理;1年生草花花后失去觀賞價值的應及時更換。
5.2.7及時清理死苗,并按原品種、原規格補齊。
5.2.8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及時清理株間的枯枝落葉,對病蟲害早發現早治理。
5.2.9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必須按照《農藥操作規程》并參照《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質量標準》進行作業。
5.2.10對不耐寒的宿根花卉應分別采取覆土等不同防寒措施,確保安全越冬。
5.3草坪養護管理技術措施及要求
5.3.1草坪的養護管理,應在了解各草種生長習性的基礎上,根據立地條件、草坪的功能進行。
5.3.2修剪
5.3.2.1草坪的修剪應根據不同草種的習性和觀賞效果,進行定期修剪,使草的高度一致,邊緣整齊。
5.3.2.2剪草的高度以草種、季節、環境等因素而定。一次修剪高度原則上不大于草高的1/3。
5.3.2.3草坪植物的修剪次數依不同的草種、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不同的環境條件來確定:
a)野牛草:全年修剪不少于3次,自5月至9月,**后一次修剪不晚于9月上旬。
b)大羊胡子:基本上可以不修剪,為提高觀賞效果一年可修剪2次~3次。
c)冷季型草:要定期及時修剪,使草坪高度保持在6cm~10cm。
5.3.3澆水
5.3.3.1除土壤封凍期外,人工草坪應適時進行澆灌,每次要澆足澆透,澆水深度不低于20cm。雨季應注意排水,干熱天氣尤其是冷季型草應適當噴水降溫保護草地。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上凍前要澆足澆透凍水。
5.3.3.2嚴禁使用撒過融雪劑的積雪補充草坪土壤水分。
5.3.3.3在使用再生水灌溉時,水質必須符合園林植物灌溉水質要求。
5.3.4施肥
5.3.4.1草坪建植時應施基肥,之后每年應根據草坪草的生長狀況進行適當追肥。
5.3.4.2施肥時期和施肥量:冷季型草坪返青前,可施腐熟粉碎的有機肥,施肥量50g/m2~150g/m2,或施10g/m2尿素或10g/m2磷酸二銨等;生長期應視草情,適當增施磷、鉀肥;晚秋,可施氮、磷、鉀復合肥或純氮肥2次~3次,每次約10g/m2~15g/m2。暖季型草,如野牛草等可于5月和8月各施10g/m2尿素。
5.3.4.3草坪施肥必須均勻,撒施后及時灌水。
5.3.5除雜草、補植
5.3.5.1人工建植的草坪要及時清除雜草,保持草坪純度。
5.3.5.2使用除草劑必須慎重,應先試驗,再應用。
5.3.5.3對被破壞或其他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草應及時更換補植,使草坪保持完整,無裸露地面。
5.3.5.4補植時應補種與原草坪相同的草種;適當密植,并加強管理養護,盡快與周圍草坪一致。
5.3.5.5三年生以上草坪應采取打孔透氣、疏草等措施。
5.3.6病蟲害防治
5.3.6.1草坪的病蟲害防治,應在加強養護管理的基礎上,以防為主,綜合防治。
5.3.6.2草坪病害以冷季型草**為嚴重?;瘜W防治應在5月初開始,此后根據病情適時噴藥。
5.3.6.3草坪害蟲主要有:蠐螬、蚜蟲、螨類、黏蟲、淡劍夜蛾、地老虎等,其主要防治方法參考表3。
5.3.6.4草坪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必須按照《農藥操作規程》并參照《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質量標準》進行作業。
5.4園林地被植物養護管理技術措施及要求
5.4.1草本類地被植物養護管理技術措施參照草坪和花卉的養護管理技術措施。
5.4.2木本類地被植物養護管理技術措施參照園林樹木的養護管理技術措施。
5.5竹類養護管理技術措施及要求
5.5.1本標準是以本市引種成功的早園竹、黃槽竹、箬竹等養護管理方法為主,其它品種可參照執行。
5.5.2間伐修剪
5.5.2.1竹林的間伐修剪應在晚秋或冬季進行,間伐以保留4、5年生以下立竹,去除6、7年以上,尤其是10年生以上老竹的原則進行。使竹林立竹年齡組成為1度~2度竹占40%左右,3度~4度竹占45%以上,5度竹占15%左右。
5.5.2.2應及時清除枯死竹干和枝條,砍除老竹、病竹和倒伏竹。
5.5.2.3竹林過密應適當間伐或間移,使留竹分布均勻,并及時用土雜肥回填土坑。
5.5.3施肥
5.5.3.1竹林應以施有機肥為主,并適量加入含鐵的復合肥料,肥料中氮、磷、鉀的比例以5:2:4為宜。****施肥時間為早春3月和8月~9月。
5.5.3.2應在竹林計劃延伸的位置,深翻土地,并壓入青草或填有機質含量高的土雜肥。
5.5.4澆水
5.5.4.1應于每年春季出筍前(3月)澆足催筍水,5、6月澆足拔節水。雨季可視降雨情況澆水,秋季(11月、12月上旬)澆孕筍水,冬季過于干旱時可適當噴水。
5.5.5管理
5.5.5.1竹林每經過3年~5年,應深翻、斷鞭,將4年生以上的老鞭及每年砍伐后的竹蔸挖出。
5.5.5.2過密竹林應于11月適當鉤梢,未鉤梢的密竹林,應于降雪后及時抖掉竹梢積雪。
5.5.5.3竹林應于每年初冬適量培土。
5.5.6病蟲害防治
5.5.6.1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應以控制紅蜘蛛、蚜蟲等為主,經常檢查,掌握蟲情發展規律,及時防治。
5.5.6.2竹林應加強撫育管理,保留適當密度,使竹林通風透光、生長健壯。
5.5.6.3應注意因干旱、水濕、冷凍、日灼、風害、缺肥等所致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5.5.6.4竹林主要病害防治
5.5.6.4.1竹叢枝?。杭訌姄嵊芾?,3月~5月清除病枝或病株。
5.5.6.5.2竹桿銹?。汉侠砜撤?,使林內通風透光,及早砍除病竹。
5.5.6.5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必須按照《農藥操作規程》并參照《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質量標準》進行作業。
5.6園林綠地管理要求
5.6.1保持綠地內無垃圾雜物,無鼠洞和蚊蠅滋生地等,發現鼠洞要隨時堵塞。及時清除"樹掛"等白色污染物及綠地內水面的雜物。
5.6.2清除垃圾雜物后應注意保潔,集中后的垃圾雜物和器具應擺放在隱蔽的地方,嚴禁焚燒垃圾和枯枝落葉。
5.6.3應保護好綠地內的花草樹木,保持綠地的完整。經批準臨時占用的綠地,應按時收回,并監督恢復原狀。
5.6.4加強監管,嚴禁綠地內堆放雜物和停放與綠化作業無關的一切車輛;嚴禁在綠地植物上貼掛標語、晾曬衣物等。
5.6.5應保證圍欄、護網、綠化供水及觀賞、游藝等設施的完整美觀,防止綠化用水等被盜用。對損壞的園林設施,要及時修補或更換。
5.7古樹名木的養護管理
5.7.1古樹是活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是首都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古樹生態環境的變化和古樹生長的特點,加大科學研究力度,實現科學管理和養護。
5.7.2使古樹生長的各項環境指標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
5.7.2.1土壤有效孔隙度不得低于10%。
5.7.2.2土壤容重不得超過1.3g/cm3。
5.7.2.3土壤含水量控制在5%~20%之間,以15%~17%為宜。
5.7.2.4土壤中固相、液相、氣相比控制在5:3:1左右。
5.7.2.5夏季土壤溫度控制在15℃~29℃之間。
5.7.2.6平衡營養,防止土壤中各種礦質元素短缺或過量,土壤含鹽量不超過0.1%
5.7.2.7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不低于1.5%。
5.7.2.8太陽光照強度不低于8000Lux。
5.7.3必須處理好古樹與周圍其他植物之間的關系。
5.7.3.1在松柏類古樹周圍可適量保留殼斗科樹種如櫟、槲等,以利菌根菌的活動,促進古樹生長。
5.7.3.2古松樹冠垂直投影范圍內嚴禁種植核桃樹、接骨木、榆樹,以避免對其的生長產生抑制作用。
5.7.3.3除對古樹生長有利的部分植物可進行適量保留外,必須對古樹周圍生長的闊葉樹、速生樹和雜灌草進行控制。
5.7.4應保持古樹及周圍環境的清潔。
5.7.5應加強古樹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5.7.6應因地制宜地設置圍欄保護古樹,孤立樹或樹群圍欄與樹干的距離不小于3m。
5.7.7在古樹保護范圍內(樹冠垂直投影外沿3m范圍內),禁止動土或鋪砌不透氣材料。各種施工范圍內的古樹必須在其保護范圍邊緣事先采取保護措施。
5.7.8在古樹根系分布范圍內,嚴禁設置臨時廚房或廁所等有污染氣體、液體的設施和排放污水的滲溝;嚴禁在樹下堆放污染古樹根系、土壤的物品,如石灰、撒過鹽的積雪、人糞尿、垃圾、廢料或倒污水等。
5.7.9嚴禁在樹體上釘釘子、繞鐵絲、掛雜物或作為施工的支撐點。嚴禁攀折、刮蹭和刻劃樹皮等傷害古樹的行為。
5.7.10有紀念意義和特殊觀賞價值的古樹,應保留其原貌,對枯枝采取防腐處理。需修剪的應制定修剪方案,報主管部門批準。古樹樹體上的傷疤或空洞應及時填充修補,防止進水。
5.7.11古樹樹體及大枝有傾倒、劈裂或折斷的可能時,應及時采取加固或支撐等保護措施。
5.7.12對高大樹體必須安裝避雷裝置,以防雷擊。
5.7.13在坡林地環境的古樹應有下木和地被植物伴生的自然生態環境。應對坡坎進行加固、防止水土流失。平地古樹林地應適時適地栽種豆科地被植物。澆水應一次澆透澆足。暫不使用再生水澆灌古樹。
5.7.14古樹復壯要嚴格采用成功的方法,吸收和運用新的研究成果,及時報請主管部門審查。
5.7.15古樹復壯和移植工程必須是具有二級或二級以上的園林綠化施工資質的企業方可承擔。古樹移植必須確保成活。施工技術方案必須經專家組論證,報請北京市園林局審查批準后,并在園林監查部門監督下實施。移后要落實養護管理責任制,及時制定養護方案,并進行跟蹤管理,確保質量。